現代人常常會有熬夜問題,執業中醫師楊謦伊表示,根據中
醫的角度來看,經常性失眠、熬夜,長期睡眠不足,身心過度疲勞的人,容易形成中醫所謂「陰虛陽亢」體質。
陰虛陽亢體質,常會出現症狀有睡眠不安、頭暈、頭脹痛、目眩畏光或視物不清、欲嘔、兼見面紅、潮熱、耳鳴、口乾舌燥,身體麻木拘急、煩躁易怒等,高血壓,糖尿病等陰虛陽亢表現。
中醫有「順時養生」的看法,認為睡覺與起床的時間,應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而調整,像是現在屬於冬季,就建議應該採取早睡晚起的生活作息。
根據中醫順時養生的看法認為,春天晚睡早起,廣步於庭,睡覺不晚於11點,起床不早於5點;夏天晚睡早起,無厭於日,睡覺不晚於11點,起床不早於5點;秋天早睡早起,與雞俱興,睡覺不早於9點,起床不早於5點;冬天早睡晚起,必待日光,睡覺不早於9點,起床不晚於7點。在深夜的11:00~1:00熬夜不睡覺容易會導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症狀,因為凌晨1:00~3:00,睡覺養「肝血」,「人臥則血歸於肝」,肝經循行時間前未入睡的人,面色會顯得青灰,情志倦怠而易煩躁。
除了冬天之外,其餘三季都應該「早起」,但不要早過5點,太早起床會「養陰不夠」,因為早上3:00~5:00剛好走肺經,若早於此時起床,容易傷害肺經正常運作,形成中醫所說「五更嗽」。建議一年四季依中醫經絡運行時間調整睡眠生理時鐘,睡滿7-8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