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腦波分析 提升偏頭痛療效

台灣約有兩百萬人為偏頭痛所苦,陽明交大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團隊研究發現,透過腦波分析,有機會提前幫患者找出適合的預防性藥物,有望提升治療成效,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期刊疼痛(PAIN)。

科技部今天舉行研究成果記者會,在「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支持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陽明交大醫學院副院長、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署君帶領下,進行一系列頭痛與疼痛相關臨床研究。

王署君表示,根據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過去卅年間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疾病的第二位,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每次持續四到七十二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影響生活與工作。根據團隊調查,台灣大約有兩百萬人患有偏頭痛,盛行率高,其中女性患者又是男性患者的三倍。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傳統上民眾可能服用止痛藥來治療頭痛,但可能治標不治本,如果每月頭痛超過四天時,應該考慮採取預防性治療,預防性藥物有七到八種,實際上該用哪種藥物,希望提前更快速幫病人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

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蕭富榮表示,團隊蒐集、分析七十二位臨床偏頭痛患者的資料,使用藥物舒腦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治療,再來比對治療前後的頭痛情形、情緒壓力與腦波資料,結果發現,病患大腦視覺區的α波強度無異常強化時,治療後頭痛頻率明顯改善的機會是有異常強化者的八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