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從《黃帝內經》學養生—認識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是分布範圍最廣的經脈,從眼角上至頭項部到足
底,分支最多,管轄最多肌肉群以及穴位最多的一條經脈。此外五臟六腑的臟腑之氣也會轉輸至足太陽膀胱經的背俞穴,因此本經脈穴位臨床治療運用也相當廣泛。

《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趾不用。」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內角開始上行額部至頭頂。它的分支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直行分枝從頭頂入於腦,再循行後頸部而分開下行,一支沿肩胛內側,沿脊旁兩側到達腰中,進入脊旁筋肉群,絡於腎,屬膀胱。一分支從腰中分出,沿脊旁兩側通過臂部進入膝膕窩。背部有一支脈從肩胛內側分別下行,通過肩胛經過髖關節部,沿大腿後外側下行,會合於膝膕窩中,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下行沿第五腳掌骨粗隆到小趾外側。

當膀胱經脈氣血出現異常變動,容易出現下列病症:頭重、頭痛,眼睛脹似乎就要脫出眼眶,後頸部僵硬感,脊背疼痛,極度腰痠,大腿髖關節不能彎曲,膝關節活動不利;甚至還可能發生足外踝部的氣血循環不利,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狀。

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主治有關肌肉及韌帶方面所發生的病症,此外也可治療痔瘡、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昏黃、鼻塞、多涕等病症。

文/周珮琪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