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Alzheime)的第二大最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八百五十萬人。
這種疾病無法治癒,也無早期檢測方法,通常只在症狀出現後由醫師確診。
然而,有幾項因子已被認定和帕金森氏症有關,包括「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 protein)在患者大腦中積累形成聚集體。
這項發表於「刺胳針神經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的研究,使用一種新技術來放大並分析這種微小的蛋白質群。
在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涵蓋了一千一百多名參與者,其中將近一半先前已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其他人則被視為有患病風險,另外還有一個健康對照組。
研究人員從每名受試者身上,採集腦脊髓液樣本。
這項名為Syn-SAA的技術檢測發現,先前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受試者有八十八%呈現陽性。
研究主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學者塞德勞福(Andrew Siderowf)在聲明中表示,這項技術「可望對我們治療此疾方式產生深遠影響,為早期診斷帶來一線希望」。
就目前而言,要以簡易檢測方式診斷罹患帕金森氏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抽血要比提取腦脊髓液容易得多,但使用血液樣本能否有效檢測還有待觀察。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德國石勒蘇益格-荷斯坦醫學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 Schleswig-Holstein)神經學家柏格(Daniela Berg)和克雷恩(Christine Klein)表示,上述研究「為帕金森氏症的生物學診斷奠定基礎」。
兩人在相關評論中說,這項技術「為帕金森氏症的診斷、研究和治療試驗開創了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