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

精神情緒失調 恐致心律不整

「心率不整」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導致心律不整的原因,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之外,精神情緒的障礙也經常扮演重要導火線的角色,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表示,社會競爭越趨激烈,罹患精神情緒失調的人也越來越多,年齡層橫跨青中年與老年族群。依據統計2020年平均國人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如果以中醫正確調理,有七成可遠離心律不整合併精神情緒障礙。

許堯欽部長指出,心率不整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如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瓣膜脫垂狹窄、心臟神經傳導阻滯、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之外,精神情緒的障礙,如:焦慮、憂鬱、恐慌、躁鬱、自律神經失調等,醫師在診療心律不整病人時,經常要思考如何去阻斷這樣的因果關係,防止心律不整的反覆發作。

許部長舉案例說明,52歲的台商盧先生,3年前在地震中因過度驚嚇後引發胸悶痛、心悸,以西藥控制。最近二個多月進食後容易引發胸悶痛、心悸,而且後背膏肓處痛引到前胸,日前回台灣到自已門診就診,中醫辨證是「肝氣鬱結,氣機不暢」。飯後容易發作胸悶痛心悸,後背痛引前胸,是不穩定性心絞痛。服中藥一周後反應己有明顯改善,情緒較平穩,較少再恐慌,睡眠也有進步。

他說,病人的工作壓力大,不明原因恐慌,焦慮緊張,胸悶憋氣呼吸不順,脈沉弦,飯後容易發作胸悶痛心悸,後背痛引前胸,是不穩定性心絞痛。開立處方之外,另叮囑若服藥後胸痛未改善,則宜盡快至心臟科詳細檢查處置。病人服中藥一周後症狀己有明顯改善。只餘晨起稍胸悶數分鐘即自癒,情緒較平穩,病人反應經常便秘,調整處方服用一個月後排便順暢,血壓穩定BP:140/100,生化檢查血脂也下降CHO:210,LDL:116。準備再回大陸工作。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平均國人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根據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2019年至2022年的統計顯示,心律不整合併精神情緒障礙的病人共有120位,男性多於女性,其中以30至60歲的工作族群最多。許堯欽部長指出,心律不整合併精神情緒障礙是多器官多標的治療,需要心臟及精神情緒兼顧。中醫以「調和臟腑平衡」的方式,調和肝、脾、腎與心臟的平衡,清除人體的痰熱與瘀阻,有效的穩定人體的能量與氣血循環,加速臟腑平衡的達成,兼顧身體與心理,有高達七成的病人,經過中醫藥耐心的調理,病情穩定,順利遠離心律不整與精神情緒障礙的恐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