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從《黃帝內經》學養生—胃者水穀之海

中醫學角度認為飲食物是人體後天能量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所以胃的容納飲食物以及消化吸收的能力,就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了。

《靈樞·海論》:「胃者,水穀之海。…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胃的功能是接受容納飲食物,是氣血生化之源,故稱為水穀之海。所謂「海」就是比喻胃的基本功能是既能容納,也能消化。也就是說,胃是人體供給五臟六腑營養的倉庫,是一個很重要的臟器。如果胃的功能發生病變,則也會另其他臟腑的功能表現受到影響,或導致疾病。

另一中醫經典也有類似論述,《難經·十五難》:「胃者,水穀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以及《素問·五臟別論》:「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提出胃是容納食物的倉庫,水穀精華則是人體各部營養來源,一日不可缺少,所以不論哪個季節除了當季的脈象特徵之外,都應該呈現出有胃氣的緩和脈象。

因此,選擇當季當地的天然食物,不過度調味,用餐時細嚼慢嚥,並維持愉快的心情體會食物的美味,就是最簡單易行的養生法。

文/周珮琪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