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反覆腹痛腹瀉 恐腸子在求救

腹痛、發燒、拉肚子超過3個月,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上身。
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20至30歲年輕族群,目前成因不明,嚴重恐導致腸穿孔,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今天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由於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導致腸壁不斷遭受免疫系統攻擊,出現反覆發炎、潰瘍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廔管、穿孔或阻塞問題,目前成因仍不明。

蘇銘堯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在20至30歲青壯年族群,發生率約千分之1,又可細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早年診斷技術還不成熟,患者確診時病情往往已相當嚴重,必須多次切掉發炎的腸子,導致腸子過短、營養不良的「短腸症」,只能透過打點滴補充營養。

隨診斷、醫療技術進步,獲得正確診斷的患者也大幅增加,根據健保重大傷病統計,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共有4000多人,比1998年的139人成長近30倍。

同樣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不論在發炎位置、症狀都大不相同。

蘇銘堯解釋,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位置侷限在大腸,疼痛部位大多在左下腹部,容易出現出血症狀。

克隆氏症則嚴重許多,這類患者從口腔、消化道至大腸、肛門都是可能發炎的區域,而且潰瘍可侵蝕多層腸壁組織,造成嚴重穿孔問題,疼痛部位以右下腹居多。

他指出,目前臨床上雖然可以利用類固醇、免疫製劑,甚至生物製劑來緩解症狀、穩定病情,但因疾病初期症狀和腸胃炎相當類似,臨床上許多患者已嚴重到腸穿孔或皮膚破洞,腹中穢物、菜渣都跑出來才驚覺嚴重性。

發炎性腸道疾病成因不明,至今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反覆發炎大腸癌風險也將大幅提高,蘇銘堯提醒,若民眾出現莫名腹痛、腹瀉超過3個月、發燒、貧血、血便等症狀,且這些症狀反覆發作,就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治療,有助減少復發和併發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