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炎就是胰臟發炎,發病後常以肚子劇痛為主。執業中醫師劉筱薇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倘若民眾不慎罹患胰臟炎,最好及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病情初起時,中醫治療常依急性期、慢性期,再視病情配合使用針灸療法。
劉醫師指出,急性期階段,適合使用通裡攻下類中藥材,有助促使胰液順暢流出,避免再度淤滯發炎,通常可用大柴胡湯,搭配雞內金、蒲公英、金錢草等中藥材,以便加強去積消炎等作用。如有必要也可搭配活血化瘀類中藥材,以便改善微循環。
大柴胡湯可以外解表邪、內通裡實,方中含有柴胡、半夏、芍藥、黃芩、枳實、生薑、大黃、大棗等中藥材。
劉醫師指出,慢性期階段,主要針對患者本身出現溼熱內蘊、肝脾不和、氣滯血瘀、中焦閉阻等病機加以治療,同時配合清熱化溼、理氣降逆等治療原則。另外,針灸療法有助提高治療效果,適合取天樞、中脘、期門、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等穴道。
天樞穴位在肚臍各往左右延伸二寸的地方;中脘穴位在人的肚臍上四寸處;期門穴位於人體的胸部,乳頭直下第六肋間隙的地方;陽陵泉穴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的地方;三陰交穴位在腳踝內側向上三寸處,靠近脛骨內側後緣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