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大雪節氣多吃蘿蔔 平補養生最宜

後天(七)就是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第二十一個節
氣。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醫師昨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冬季氣候寒冷,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地區,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台灣地區進補則以粥養為佳,多吃蘿蔔則是最簡單養生法。


彭醫師指出,曆書記載:「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意思是說大雪時節天氣更冷,降雪可能性相較小雪更大,不過這是指中國大陸的氣候而言,不管是大雪還是小雪節氣,台灣地區實際狀況可能不符。

通常要等進入更寒冷節氣,加上寒流來襲才有機會看到高山雪景,也因為地理環境不同,進補食物也跟著不同,有些地區適合溫補,有些地區適合平補。

彭溫雅醫師指出,古代就有養生記載:「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若要皮膚好,大米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粥裡加山藥;心虛體不中,桂圓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清退高熱症,煮粥加蘆根;血壓高頭昏,胡蘿蔔粥靈;防治腳氣病,米糖煮粥飲;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燉;頭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

古時候的養生法對照現代飲食建議,不謀而合。中醫認為,大雪已到進補的大好時機,此時適合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

冬季最簡單補法是多吃蘿蔔,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為了禦寒也為了養生保健,古代藥膳首選就是羊肉燉白蘿蔔。

白蘿蔔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解毒等益處,所以冬季吃完油膩的肉類後吃生蘿蔔可以幫助解膩、消食順氣,同時還能補充體內陽氣、溫暖五臟,特別適合腎虛、脾虛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