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腸躁症與肝膽脾胃失調有關

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常會反覆發作,屬於功能異常疾
病。執業中醫師陳詩潔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大腸激躁症雖然病位在腸,但是跟肝膽疏泄功能、脾胃運化、升清降濁等功能失調有關,多因情緒及壓力所引起,早期通常屬於實證,主要以肝鬱氣滯或濕濁內阻為主。

陳醫師指出,病人就診時提到排便不順,時常腹瀉,或者經常性便祕,甚至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通常是壓力增加或是情緒緊張之際,特別容易感到不適。

病人到醫院檢查卻發現,不管是胃鏡、大腸鏡檢查、血液或生化檢驗皆顯示正常,這種因為長期累積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生理、心理因素、工作壓力等原因所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容易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最後就形成大腸激躁症。

陳詩潔醫師指出,有些民眾會有疑問,比如只要經常性腹瀉或便祕,就算是大腸激躁症?其實醫師是有診斷標準,簡單來說,在過去十二個月內,至少三個月或超過三個月(連續或反覆發作)出現下列症狀,並且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疾病。

第一,腹痛或肚子脹氣在排便或排氣後症狀減輕;第二,排便次數改變,比如每週多於三次便祕,或者每天多於三次腹瀉;第三,大便形態改變,比如硬團塊、稀軟便或水便等;第四,排便情況改變,比如需要用力解、有急迫感、感覺排不乾淨;第五,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