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肝氣鬱結、胸中憋悶 易不自覺嘆氣

有些民眾總是不自覺的嘆氣,而嘆氣的行為,往往會被他人
認為是負面甚至是失禮的行為,執業中醫師葉妍廷表示,嘆氣、嘆長氣這種行為在中醫被稱為「太息」,主要是人們自覺胸中憋悶、氣機不暢時,便會想要長聲呼氣來舒展所致。

葉妍廷說明,當人體莫名感到胸中憋悶,在中醫理論看來主要為兩種情形容易導致,第一項因素為過度憂慮,或是體力大量耗損,此時容易造成人體心氣一時出現不足,使胸腔的氣機循環產生阻礙,進而導致胸口有種無力鼓動、不易呼吸的感覺,這時候人體就容易會出現想要大而深的吸氣與吐氣,以振奮心肺動力的情況發生,而出現喟嘆之音。

另外一種情形就是民眾常聽聞的「肝氣鬱結」,肝在中醫生理功能上是負責調節全身的氣機,還有調節情緒的作用,所以中醫所謂的「肝」,其實並不只是包含現代醫學的「肝臟」,其中還包含著部分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作用,就連腦部的思慮活動也與其有關。

所以肝的生理功能正常時,全身的氣機就會較為通暢,心情放鬆而舒緩,呼吸也會均勻而平穩,但若是肝發生機能失常,就會影響全身氣的分佈,使人體氣機不暢,一旦身體的氣壅塞在胸口,此時就容易以嘆長氣的形式表現出來。

葉妍廷中醫師說明,若是因為心氣不足所引發的嘆氣,多會伴隨胸悶無力或喘的情況;而肝氣鬱滯引起的太息,則比較偏向單純的嘆氣,主成因是人體想把鬱積的氣排出所引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