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陰陽平衡交感神經穩定 失衡則自律神經失調

人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一旦失調容易產
生各種症狀。執業中醫師呂庶熙昨表示,傳統中醫有所謂陰陽說法,陽類似交感神經,陰類似副交感神經,倘若達到「陰陽平衡」,交感與副交感處於穩定狀態,倘若「陰陽失衡」,最後就會形成自律神經失調;不過這種說法停留在理論階段。

現代醫學認為,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人體的器官都受其所控制,兩者互相拮抗,交感神經主要應付外界緊急狀況,對於身體作用偏向急速、興奮,反過來說,副交感神經則是處理較為平和狀況,對於身體作用偏向調節、穩定。

呂醫師指出,凡是人無法意志控制,都是由自律神經所掌控,如沒辦法要求腸胃蠕動加快或變慢。此外,處在緊張狀態的時候,人們往往不由自主手心出汗,心臟砰砰亂跳,這些都是自律神經所造成。目前醫界傾向認為,長期過度情緒化、緊張、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長期使用藥物等,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呂醫師指出,以腸胃疾病來看,很多人腸胃功能正常,但壓力一來就容易胃酸過多、胃痛、脹氣、腹瀉,這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稱為「肝氣犯胃」;還有人發脾氣或沈痛悲傷,肚子左上方總是悶悶的,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稱為「肝氣鬱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