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從《黃帝內經》學養生─ 認識脾經

由中醫典籍《難經》對「脾」的形質描述,可清楚推知中醫學提到的「脾」應含括現代解剖學的胰臟與脾臟二器官,所以當中醫提到「脾」的臟象生理功能時,常常討論的是人體飲食消化吸收能力及免疫力的表現。脾經在人體的分布如下簡介。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足太陰脾經起源於腳大趾末端,沿大趾內側上向內踝前邊,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緣上膝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通過橫膈膜,沿食管旁上連舌根,散佈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穿過橫膈膜,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當足太陰脾經氣血異常變動時容易出現下列病症:舌根部僵硬感,飯後常出現欲嘔,胃痛,腹脹,容易噯氣,全身感到沉重無力等症。

文/周珮琪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副教授;附醫東區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