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非類固醇外用藥膏 緩解異位皮膚炎

根據統計,在台灣有超過二百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有七成為輕、中度患者,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指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是導致多數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順從性不佳的主因;而根據韓國研究發現,六成嬰幼兒時期的異膚症狀將持續到成年期,且若未持續治療將使症狀反覆發作!異位性皮膚炎雖難以根治,所幸醫學持續突破,目前已有全新作用機轉的新型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做為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穩定控制、長期治療的新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終身難以根治,多數患者需要接受馬拉松式的治療來控制病情,研究卻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八週後,只有三成病友持續用藥,而導致治療順從性不佳的原因,可能包含忘記用藥、經濟負擔或類固醇恐懼症。臺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醫師表示,許多病患經常認為自己治療效果差,甚至要求醫師開立更強效的藥物,進一步問診才發現原來是未按醫囑治療而導致治療效果打折。

朱家瑜醫師指出,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是緩解局部搔癢、避免復發,過往常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然而一份跨國研究指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界第三。由於類固醇類藥物容易導致皮膚變薄或萎縮等副作用問題,讓許多病友或照顧者退避三舍,這樣的恐懼也會使病友擅自停藥或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江伯倫醫師強調,且若未持續治療將導致症狀反覆發作,搔癢症狀將越來越嚴重,甚至誘發其他過敏疾病,像是氣喘和過敏性鼻炎,因此早期介入治療,有助於預防或延緩病情惡化。

隨著新治療武器的加入,相信可改善治療成效,因此,建議對類固醇類藥物耐受性不佳、或是擔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考量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之下,可與醫師討論更合適的新型非類固醇治療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