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身材矮小肇因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缺乏 須及早診治

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孩童因身高過於矮小,經學校轉介至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門診診治,因身高只有127公分,遠低於標準身高曲線百分之3,且一年成長速率不到4公分,預測成年身高只有157公分,比遺傳身高169公分相比明顯落後;身體檢查顯示第二性徵尚未出現,骨齡只有9歲,比實際年齡落後超過2年以上,懷疑是內分泌疾病導致身材矮小,住院進行內分泌檢查,結果發現為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

因持續成長不良,經向中央健保局申請專案用藥,給予小杰每日注射生長激素,再加上飲食、運動、睡眠的輔助,治療療效顯著,經由4年的治療,小杰身高從治療前的130公分進展到170公分,達到遺傳身高,也逐漸恢復自信。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林昭旭說明,矮小的認定可由下列3點來觀察:1、生長曲線圖和相同性別、年齡相比低於第三百分位。2、生長速率緩慢,6歲後1年身高成長小於4公分。3、預測成年身高和父母遺傳身高相比,明顯落後。若經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經治療後有8成小孩都會達到遺傳身高,特別是在青春前治療效果最佳。因此家長要經常留意小孩的成長狀況,若有發生上述3點矮小的情形,家長該警覺帶孩子至小兒內分泌科做評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時期。

林昭旭主任指出,矮小症有不同成因,在初次評估時,小兒內分泌醫師需要有各方面孩童的相關資訊,除量測身高、體重外,孩童的出生狀況,包括出生周數、出生體重、出生身長;父母親的身高以及父母親小時候的發育狀況,有無發展遲緩,有無內在慢性疾病;孩童本身飲食、運動、睡眠狀況以及歷年的身高體重紀錄更是重要的資訊,若已經上小學,可向學校申請各個年級的身高體重紀錄。此外,在身體檢查方面,一定要檢查孩童的發育狀況:包括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女孩的胸部發育程度和陰毛腋毛是否長出。經由這些資訊,才能讓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好正確的判斷,安排相關的檢查,而不是直接安排骨齡和抽血檢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