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4型體質 中暑高危險群

在夏天,由於天氣炎熱,所以中暑的問題較容易發生,執業
中醫師楊謦伊表示,在中醫理論認為,若體質分型中屬於「氣虛」、「陰虛火旺」及「痰濕」、「濕熱」的民眾,屬於較為「感暑」體質,是中暑高危險群。

楊謦伊解釋,若民眾屬於肌肉鬆軟、皮膚白皙、容易感冒、疲累、運動則氣喘吁吁、動則流汗或很少流汗,腹部無力(無法做仰臥起坐)、對氣溫劇烈變化耐受較差,屬「氣虛」型。

而胃口不開、口乾口苦、性情急躁,頭暈頭痛、午後面頰或兩顴潮紅、背脊發熱、大便不通、睡眠不佳、耐冬不耐夏,屬「陰虛火旺」型;體形肥胖。

若頸椎前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體表、四肢末梢和面部循環不良,時常胸悶,痰多,對梅雨季節及潮濕環境適應能力差,常見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者,就屬「痰濕」型。

若是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常口乾口臭,而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性格多急躁易怒,瘡癤、身重睏倦,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較難適應,屬「濕熱」型。

楊謦伊指出,中醫理論認為,針對「感暑」體質,其實在平時可透過飲食與起居作息及適度運動調理,以氣虛型為例,建議可以多吃益氣健脾食物,如糯米、小米、山藥、黃豆、馬鈴薯等,平時應少吃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柿子、山楂、蒜、茶葉、煙、酒等。在平常也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尤其夏天中午天熱耗氣應適當休息,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且避免劇烈運動,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並持之以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