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從《黃帝內經》學養生─ 認識心包經

以中醫角度觀察人體,心包經管轄範圍為心臟外圍如心包膜、
心血管與冠狀動脈系統等範圍,能主治胸腔、心臟、橫隔膜與血脈循行等相關病症。

《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手厥陰心包經從從胸中開始,屬於心包,通過橫膈,經歷胸部、上腹和下腹,絡三焦。主要支脈沿胸部內側循行於腋下,於腋下三寸處向上至腋下,沿上手臂內側中央進入手肘中,下向前手臂,循行於手臂內側面兩條肌腱之間進入手掌中,沿中指橈側出於末梢。其他支脈從手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於末梢,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當心包經經脈氣血出現異常變動,易出現下列病症:心中熱,前臂和肘彎掣強拘急,腋窩部腫脹,甚至胸中滿悶,心跳不寧,面赤、眼睛昏黃,喜笑不止等症狀。

心包經的腧穴主治有關「脈」(心主血脈)方面所發生的病症,例如心胸煩悶,心痛,掌心發熱等病症。

文/周珮琪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